温馨提示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升级浏览器。

烃加工协作组专家成员

彭雪峰

发布时间:2021-10-29 17:51 浏览量:4731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并荣获“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荣誉称号,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十佳青年”,“兰州大学校友导师计划”第一期校友导师。

工作以来,本人一直致力于“硫化型加氢催化剂高效构建与应用技术”研究,并在国内外率先取得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首次工业化应用并展现了良好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等承担天津市、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共1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超过1亿元;依托科研项目,参与开发的加氢催化剂累计实现产值近亿元,该系列产品填补了系统内在炼油加氢催化剂领域的技术空白,并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获省部级奖励5项,市局级奖励13项,发表国内外SCI等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专利21项;2018年入选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十佳青年”,2019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并荣获“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兰州大学校友导师计划”第一期校友导师。

本人立足海油“差异化”、“快速跟进、部分领先”发展战略,紧跟催化剂领域研发前沿和热点,围绕制约相关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硫化型催化剂高效构建与应用技术”相关的研发工作。当前,国内外氧化型加氢催化剂器内预硫化技术存在装置建设投资高、催化剂开工时间长、环境污染重和安全隐患大等缺点,而氧化型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主要有法国EURACAT公司的EasyActive技术、美国CRITERION公司的actiCAT技术和德国TRICAT公司的Xpress技术等),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持硫率低、集中放热、储运和工业装填时安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而且这些技术是在传统氧化型加氢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活性金属组分与载体作用力较强、硫化不完全等问题,故在提升催化剂性能方面存在瓶颈。针对加氢催化剂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人采用含硫复合活性金属前驱体开展了“硫化型加氢催化剂高效构建与原位活化技术”研究,并在国内外率先取得技术突破,成功实现硫化型加氢催化剂在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80万吨/年重整预加氢装置上首次工业应用,并展现了良好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国内外常规加氢催化剂相比,硫化型加氢催化剂制备过程无需焙烧与器外预硫化,可节省生产成本0.5~4万元/吨;可为炼化企业省去硫化设备采购和运行维护费用及硫化剂采购费用,缩短开工时间50%以上,降低开工成本80%以上,有效增加炼化企业经济效益;可减少硫化剂和高浓度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装置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开工过程更高效安全环保,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形成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新局面,可引领和支撑中海油在炼油加氢催化剂领域的产业发展。今后,本人将开展硫化型加氢保护剂、硫化型重整预加氢剂、硫化型加氢精制剂和硫化型加氢裂化剂等系列炼油加氢催化剂的开发与工业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再将研究内容由石油炼制领域逐步拓展至石油化工领域,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国内外所有的炼油加氢、克劳斯尾气加氢、耐硫变换、含硫废气制硫化氢和烯烃制硫醇等装置,实现传统氧化型和器外预硫化型催化剂全面升级换代至最新的硫化型催化剂,并形成具有中海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硫化型催化剂高效构建与应用技术”,从而引领和支撑中海油在相关催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实现成果转化。目前,相关催化剂市场需求量超10万吨/年,市场规模超100亿元/年,凭借硫化型催化剂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为中海油创造非常可观且可持续的产值和利润。